齐国灭亡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秦国的战略:
秦国在灭掉燕国后,直接南下攻齐,利用了齐王对秦军佯攻西部的误判,导致齐军主力西调,都城临淄防守空虚。
内部问题:
齐国末代君主田建听信宠臣后胜的建议,放弃抵抗,出城投降,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
外部压力:
在五国伐齐之后,齐国已经元气大伤,无力同秦国抗衡。秦国的“远交近攻”战略和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得齐国在外交上日益孤立。
长期政策失误:
齐国长期奉行的古典靖绥主义,对强敌姑息容忍,最终导致投降主义的国家意识,未能有效应对秦国的威胁。
秦国守信问题:
尽管秦军攻陷临淄时齐王未进行抵抗,但秦国后来并未履行对齐王的承诺,而是将其迁徙到共地,最终齐王饿死,这也反映了齐国统治阶层的无能和秦国的狡诈。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出齐国的灭亡是秦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巧妙的军事策略、齐国内部的腐败与分裂以及长期的外交失误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