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根据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的观点,是指人类从自我导致的不成熟状态中觉醒。这种不成熟状态通常表现为在缺乏指导下无力运用自我理性的状态。康德认为,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并非人们缺乏理性,而是在无人指导之下缺乏运用理性的决心和勇气。因此,启蒙的核心理念是“勇于智慧”,即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性。
康德在其著作《什么是启蒙》中,对启蒙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他提出,启蒙意味着人类要摆脱自己加诸自己的不成熟状态,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性。康德认为,启蒙不仅是个人意识的觉醒,也是社会整体从蒙昧无知走向理性和自由的过程。
康德强调,启蒙需要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提倡“Sapere aude”(拉丁语,意为“敢于认识”),鼓励人们要有勇气使用自己的理智。他批判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受监护状态”,即人们因为懒惰和怯懦而不愿脱离这种状态,并指出这种状态有时是个人咎由自取,有时则是社会巨婴和无脑跟风者的自甘堕落。
康德将启蒙视为人类最终解放的时代,认为通过理性和自由思考,人类能够从无知和错误中解放出来,开启现代化和现代性的发展历程。
总结来说,康德的启蒙观念强调个体运用理性的勇气,反对盲从和依赖,提倡个人和社会的理性与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