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尽量不用补胎液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安全性问题
补胎液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出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体都有害。
使用补胎液可能会影响轮胎的抓地力,增加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经济性问题
补胎液只能暂时缓解漏气现象,不能真正修复轮胎的破损部位,随着行驶距离的增加,破损部位会逐渐扩大,导致轮胎报废。而更换新轮胎的成本远高于修补成本。
使用不便
使用补胎液后,轮胎内部的气体无法排出,需要专业的设备进行放气处理。
补胎液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泄漏,导致轮胎再次漏气,给车主带来诸多不便。
法律问题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含有有害物质的轮胎充气剂(包括补胎液)进行了限制,使用补胎液可能会触犯法律。
技术问题
补胎液只能修补直径不超过5mm的细小漏气孔,对裂缝修复效果不佳,大面积损伤也无法修补。
胎壁穿孔无法修补,因为补胎液在注入后和行驶过程中,离心力作用使它只能填补胎面,无法平铺在胎壁上。
有胎压监测的车型不能使用补胎液,因为补胎液会对轮胎内的胎压监测设备造成损坏,影响轮胎平衡。
动平衡问题
使用补胎液后会对车轮的动平衡产生一定影响,驾驶时需更加小心。
使用补胎液后需要及时清洗补胎液并更换气门芯,否则会影响下次使用补胎液的效果。
综上所述,从安全性、经济性、使用便利性、法律风险、技术限制以及动平衡等多个方面考虑,电动车应尽量避免使用补胎液。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考虑其他轮胎维护方法,如更换新轮胎或修补轮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