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目标的撰写需要结合具体学科特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进行。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要点,可以帮助你撰写出清晰、具体的能力目标:
结合学科特点
考虑学科的本质和要求,确定学生应培养的能力。例如,语文课程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科学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明确具体表现形式
能力目标应具体明确,能够清晰地描述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能力水平。例如,“能够独立阅读一篇文章并提取关键信息”、“能够设计并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强调实践与应用
能力目标应注重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使用行为主体、行为动词和行为对象
能力目标的表述可以采用“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对象”的格式,即主谓宾形式。例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层次表述
可以将能力目标分为不同的层次,如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以便学生逐步提升。
结合情感态度和社会能力
除了知识和技能目标外,还应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社会能力的发展,如团队合作、沟通能力、责任感等。
具体举例
可以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或项目来举例说明学生应达到的能力目标,使目标更加形象和具体。
知识能力:
具有较好的吸收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能力。
具有较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查找资料、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和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学会简单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同时敢于承认错误,有初步的责任感。
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掌握初步的交往技能,懂得谦让。
学科能力(以语文为例):
能够独立阅读一篇长篇文章并提取关键信息。
能够撰写一篇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议论文,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指定的古诗文。
通过以上步骤和示例,你可以根据具体学科和教学目标,撰写出符合要求的能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