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Prince Regent)是指在君主制下,当即位君主不能管理国家时,由他人代替君主处理国政的皇族成员。这个角色通常由君主的亲族或戚族担任,如皇族亲王、太后、皇后,也可能是外戚权臣或辅政大臣。摄政王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君主年幼、生病或神志不清时,他们需要代替君主行使国家领导权。
历史上著名的摄政王包括:
周公旦:西周初期,代替年幼的成王处理国政。
王莽:汉朝时期,代替汉成帝处理国政,并最终篡夺汉朝政权。
多尔衮:清朝初期,代替年幼的顺治帝处理国政,对大清的建立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醇亲王载沣:清朝末期,代替年幼的宣统帝溥仪处理国政,是清朝最后一位摄政王。
摄政王制度既是一种权力过渡的安排,也反映了皇族内部权力斗争的一种现象。然而,摄政王也可能导致皇位世袭的问题,因为摄政王有时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将皇位留给自己的子孙,而不是按照上一代皇帝指定的继承人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