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在清朝时期是 皇帝的女儿或者 亲戚、臣子的女儿的称谓。具体来说:
皇帝的女儿:
在清朝早期,格格是皇帝的女儿的称呼。例如,努尔哈赤的长女被称为“东果格格”。
亲戚或臣子的女儿:
在清朝中后期,格格这个称呼不仅限于皇帝的女儿,也用于尊称其他地位高贵的女性,如亲王的侧福晋或妾室。
尊称:
在没有正式称谓的情况下,一般称为格格。例如,康熙年间内务府的报告中称苏麻喇姑为“苏麻喇额涅格格”。
身份区分:
虽然格格在非正式场合可以用于称呼皇帝的女儿,但在正式场合,皇帝的女儿被称为公主。例如,皇太极继位后,开始效仿明朝制度,将女儿们称之为公主,嫡出的是“固伦公主”,其他嫔妃生的则是“和硕公主”。
总结来说,格格在清朝是一个较为宽泛的称谓,可以指皇帝的女儿,也可以指其他地位高贵的女性。在正式场合,皇帝的女儿被称为公主,而格格则成为了一种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