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房合同应包含以下关键要素:
基本信息
甲方(房主)和乙方(承建方)的姓名、身份证、住址等详细信息。
建筑工程概况
房屋的层数、每层的面积、结构类型(如砖混结构)、基础完成情况等。
承包方式
明确是包工不包料还是包工包料,以及各自提供的内容,如甲方提供材料,乙方提供劳务和技术等。
承建项目
详细列出乙方需要承建的工程范围,如墙体、梁、柱、楼梯、楼面等。
质量要求
确定工程质量标准及出现质量问题的责任归属。
施工期
明确工程的开工日期和预计完工日期。
付款方式
确定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如分期付款或一次性付清。
安全要求
规定施工期间的安全规范及出现安全事故时的责任归属。
违约责任
明确如工期延误或其他违约情况时的责任和赔偿方式。
其他约定
如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额外工作、材料供应、水电费用等。
法律依据
提及合同受《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
争议解决
确定争议解决方式,如协商解决或提交法院裁决。
合同文本
合同应由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合同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当地的规定和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建议在签订前咨询当地的法律专业人士或建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