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是一种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创新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将城区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状单元,每个网格作为一个管理单元,通过数字化手段对这些单元进行动态和全方位的管理。这种模式旨在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和综合服务水平,通过整合政务资源,为居民提供更加主动、高效和有针对性的服务。
网格化管理的特点:
管理单元细化:
将行政区域划分为更小、更具体的网格。
属地管理:
依据地理布局和现状管理原则进行划分。
动态全方位管理:
对每个网格实施持续的监督和管理。
数字化管理: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管理服务系统。
整合资源:
通过信息平台整合政府资源,提供针对性服务。
提高效率:
旨在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效率。
网格化管理的意义:
解决现行管理制度弊端,强化政府职责落实。
转变领导方式,推进人、财、物、权、责全面下沉。
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促进条块融合,形成政府职责在基层的有效落实。
营造稳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网格化管理的基本架构:
一个目标:创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两个原则: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条块融合、职责明确。
三级网格:乡(镇)办、村(社区)、村组(楼院、街区)。
四级平台:市、县(市区)、乡(镇)办、村(社区)联网的信息平台。
五级联动:市、县(市区)、乡(镇)办、村(社区)、村组(楼院、街区)联动联责。
网格化管理的实施:
每个网格配备网格员、监督员、协管员、警务员等,包括社区民警、卫生人员、环卫、社区工作人员等。
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
这种管理模式有助于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快速响应网格内的各种需求,是群防群治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