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钧窑瓷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釉面与窑变斑
真品钧瓷的釉面上的块状窑变斑为紫红色,而仿品窑变斑不是偏浅就是过深。
釉中含铜,在高温下呈现出红色,并且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成品色主要为玫瑰紫、海棠红、茄色紫、梅子青、深紫、米色、天蓝、胭脂红、朱砂红、葱翠青等。
胎质与工艺
真品钧瓷胎质细腻致密,而仿品胎质断面有时有杂质或产生孔隙。
真品钧瓷采用手拉坯工艺,器物的底部较厚,向上逐渐趋薄,口沿处胎体最薄,圈足露釉处有细密的旋纹,器壁薄釉处有轮指痕。
现代仿钧瓷器多采用注浆法,胎壁厚薄均匀,份量较轻,修坯不精细,器物的两侧可以触摸到模具的接缝痕。
造型与尺寸
钧窑瓷器的造型多以碗、盘、瓶、炉等为主,尺寸上一般比较大,特别是官窑作品。
重量与手感
真正的钧窑瓷器往往比较重,有肥厚的玉质感。
纹饰
钧窑瓷器多以莲花、牡丹、龙凤等为主要纹饰,其中以莲花纹最为常见。
底款与编号
宋代官窑瓷器没有“官”字款,编号从1到10号,1号最大,10号最小。
烧成特征
宋代钧窑瓷器釉层凝厚,没有耀眼的玻璃质感,有显著的牛毛纹、离合状态的条纹和蚯蚓走泥纹。
现代仿制特征
现代仿制品无肥厚玉质感,胎质疏松干燥,釉表光泽刺目,器身不见棕眼,无铁质斑痕,无熟旧感。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观察和判断,可以较为准确地鉴别钧窑瓷器的真伪。需要注意的是,鉴别钧窑瓷器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建议在专业鉴定机构或专家处进行进一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