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大会之所以被称为“水陆大会”,是因为它是一个极为隆重的大型佛事活动,全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渡大斋胜会道场”。这个名称中,“水陆”指的是众生受报之处,即水陆空三界,其中水陆两处尤为苦重,因此得名水陆大会。此外,“普度”意味着对六道众生悉皆度化,使之解脱,而“大斋”则是指施食,法施又名胜会。法会中救度者与被救度者集会于一堂,食与法都在一起,普摄受苦众生。水陆大会的名称最早见于慈云寺遵式的《金园集》中,并且这个法会相传创始于梁武帝时期。
水陆大会的意义在于超度水陆一切鬼魂,普度六道众生,因此得名。它不仅仅是佛教中的一项重要佛事,也是汉传佛教中最盛大且隆重的法会之一。水陆大会通常分为内坛和外坛,内坛供毗卢边那佛、释迦牟尼佛及阿弥陀佛像等,外坛则有多个道场,包括大坛、诸经坛、法华坛、净土坛等,每个坛场都有其特定的佛事活动。整个法会历时一般七天,多则四十九天,通过一系列的仪式和修行,旨在救度众生,普度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