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萍萍杀害父母的动机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经济压力:
齐萍萍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父亲患病后无法工作,而母亲也没有工作,家庭负担加重。
家庭争吵:
齐萍萍的父母之间存在争吵,这给她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绝望情绪:
齐萍萍的父母都出现了自杀的念头,她认为他们处于绝望之中,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
心理状态:
齐萍萍在审讯中最初坦白,是父母的争吵让她无法承受,而母亲的绝望言辞成为她行凶的导火索。
非亲生关系:
齐萍萍在庭审中首次确认她并非被害人的亲生女儿,这可能也影响了她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法律与心理辩护:
齐萍萍的辩护律师提出她有心理障碍,认为应该从罪行判定中豁免。
案件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齐萍萍的供词出现了变化,最初指控父母争吵后自杀,后来又说是父母自杀在先。
法院判决:
最终,法院对齐萍萍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以上信息综合了多个来源,包括新闻报道、法律文档和庭审记录。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信息可能并不全面,且案件的详细情况可能随着时间和法律程序而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