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锅炉排烟温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
增加受热面积
在锅炉设计或技术改造时,增加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的受热面积,以加强锅炉吸收热量能力,降低排烟温度。
优化运行
保持汽温汽压在额定范围内,稳定燃烧。
消除制粉系统及炉本体各处漏风,保持正常的炉膛负压。
保持合适的燃烧风量,确保氧量在正常范围内。
加强一二次风的配合,一次风压不宜过大。
冷凝式余热回收
增设高效的鳍片式冷凝换热器和热管式空气预热器,以回收排烟中的显热与汽化潜热。
使用低压省煤器
安装特殊设计的低压省煤器,深度降低排烟温度,降低煤耗。
改进受热面
定期检查锅炉受热面,修复损坏或变形的部分,对吸热少的受热面进行增设。
优化凝水管道设计
避免凝水管道设计不合理导致的热量损失。
燃料管理
加强燃料管理和制备,增大煤粉细度,缩短燃烧时间。
水质管理
清除受热面水垢,加强水质管理,防止管道结垢。
减少漏风
减少锅炉漏风,提高尾部烟道换热设备的效率。
定期吹灰
定期进行受热面吹灰,及时除渣,减轻积灰、结渣,保持排烟温度正常。
调整燃烧
降低火焰燃烧中心的高度,及时调整燃烧中心,防止结焦。
新技术应用
如使用冷凝式余热回收锅炉技术,将排烟温度降低到50~70℃,回收烟气中的显热和水蒸汽的凝结潜热。
防垢、除垢技术
采用锅炉除垢剂和电子防垢器,优化水汽循环系统,减少水垢。
燃料添加剂技术
在燃料中加入添加剂,优化燃料,降低烟垢,提高热效率。
新燃料使用
采用新型环保燃料油,降低燃油成本。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节约能源及降低运行费用。需要注意的是,实施这些措施时,应考虑锅炉的实际运行状况和可用资源,以确保安全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