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的经济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体上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并且具有多元化的发展特点。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经济指标和发展情况:
经济总量增长
2012年至2021年,渭南市的生产总值从1104.63亿元增长到2087.21亿元,几乎翻了一番。
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200亿元,较上年增长4.0%。
产业结构优化
2021年,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8.5%,较2012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6.7%,其中能源工业增长19.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94.1%。
投资与消费
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下降7.8%,但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有所提高。
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9.03亿元,较上年增长8.0%。
财政收入
2022年1至7月份,渭南市财政收入高达57.2亿元,远超汉中市,显示出强大的经济综合实力。
农业发展
2022年,渭南市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769.63亿元,较上年增长4.9%。
工业发展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20.3%。
市场消费
2022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0%,粮油食品类消费贡献突出。
财政支出
2022年,全市财政支出完成532.82亿元,较上年增加64.66亿元,增长13.8%。
金融状况
202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600.0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5.05亿元,增长13.0%。
疫情影响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渭南市坚持稳中求进,部分指标虽有小幅波动,但经济运行总体延续平稳态势。
综上所述,渭南市经济在近年来保持了稳定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投资与消费市场活跃,财政收入显著,农业发展稳定,工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迅速,整体经济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潜力。然而,也面临财政增速放缓的挑战,需要关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