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也称为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是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这个节日标志着农历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人们通过除旧布新、祭祀祖先、吃年夜饭等活动来迎接新的一年。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同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
除夕的日期在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具体日期因年份和农历月份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如果腊月是小月,那么除夕就是腊月二十九日;如果腊月是大月,那么除夕就是腊月三十日。除夕之夜,人们会进行一系列庆祝活动,如守岁、贴春联、挂灯笼、放爆竹等,以祛除旧岁的不顺,迎接新年的吉祥。
除夕的习俗丰富多样,各地风俗各异。一般来说,北方人习惯在除夕夜包饺子、蒸馒头,而南方则有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等习俗。无论何地,除夕夜家人团聚吃年夜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餐桌上通常会有鱼、饺子等象征吉祥的食物。
除夕在中国人心中具有特殊意义,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节点,也是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尽力回家与亲人共度这个特别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