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季的寒冷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气候异常现象
拉尼娜现象: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亚欧中高纬度地区的电场强度较大,导致强冷空气活动频繁,使得中北部地区温度容易偏低。
北极海冰减少:北极海冰减少有利于乌拉尔山高压脊增强,东亚冬季风偏强,导致中北部地区温度长期偏低。
气候预测与实际情况
早期预测:国家气候中心在2024年11月3日发布的气候预测公报中提到,冬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即“暖冬”。
实际情况:尽管早期预测为暖冬,但自12月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经历了显著的降温,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跌破历史极值。
气候特点
气温起伏:冬季以来,全国平均气温经历了由偏暖到急剧降温的“过山车”式变化。
降水情况:同期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近五成。
寒潮影响
寒潮影响:12月上旬全国平均气温偏高,但自14日起,受大范围寒潮天气影响,全国大部地区气温骤降。
其他因素
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偏强:这些气候因素导致强劲的西北风带来的强冷空气频繁侵袭北京及华北地区。
大风天气:强风天气使得风寒叠加效应明显,加剧了寒冷感受。
综上所述,尽管最初预测为暖冬,但由于多种气候因素的影响,包括拉尼娜现象、北极海冰减少、强冷空气活动和寒潮天气等,导致实际冬季气温出现了显著的波动和低温现象。